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  明星 大卫·O·拉塞尔
    大卫·O·拉塞尔 434
    出生地:美国纽约市生日:1958-08-20 影人简介   大卫·O·拉塞尔(英文名:David O. Russell,1958年8月20日-)是美国一位电影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。出生于美国纽约,父亲为犹太
    • 中文名:大卫·O·拉塞尔
    • 别名:David O.Russell
    • 性别:
    • 身高:未知
    • 体重:未知
    • 地区:美国
    • 星座:狮子座
    • 血型:未知
    • 生日:1958-08-20
    • 出生地:美国纽约市
    • 职业:未知
    • 毕业院校:美国马萨诸塞州安默斯特学院
    • 代表作品:斗士 乌云背后的幸福线 改编剧本 回顾向前 夺金三王 
    影人简介
      大卫·O·拉塞尔(英文名:David O. Russell,1958年8月20日-)是美国一位电影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。出生于美国纽约,父亲为犹太人,母亲为意大利裔美国人。1981年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安默斯特学院。1987年,自编自导了一部短片《Bingo Inferno》。1990年,他得到资助,拍摄了喜剧短片《Hairway to the Stars》。1994年拍摄了他的长片处女作《打猴子》(一译“爱上老妈”,Spanking the Monkey ),讲述了一个恋母情结的故事。该片当年在美国独立电影界产生巨大影响,获得了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。
    演艺经历

    1987年,自编自导短片《宾果的地狱》。1990年,在纽约市艺术学会的资助下,执导了喜剧短片《HairwaytotheStars》。

    1994年,拍摄个人首部长片《打猴子》,该片获得第10届圣丹斯电影节观众奖-剧情片。1996年,执导由本·斯蒂勒主演的喜剧片《与灾难调情》,大卫·O·拉塞尔凭借该片获得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奖提名。

    1999年,执导由乔治·克鲁尼、马克·沃尔伯格、艾斯·库伯联合主演的动作片《夺金三王》,该片讲述了海湾战争结束后三个士兵盘算回家发财的故事。

    2002年,担任动作片《残酷的规则》的制作人;同年,在喜剧片《改编剧本》中客串在奥尔琳吃饭的客人。2004年,执导由詹森·舒瓦兹曼、裘德·洛、莉莉·汤姆林联袂主演的喜剧片《我爱哈克比》;同年,担任喜剧片《王牌播音员》的制作人。

    2009年,执导科幻片《太空宇航员》。2011年,执导动作片《斗士》,该片讲述了拳击手米奇沃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,最后成为世界轻中量级拳王的非凡经历的故事,大卫·O·拉塞尔凭借该片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和第68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奖提名。

    2013年,拍摄由布莱德利·库珀、詹妮弗·劳伦斯共同主演的爱情喜剧片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,大卫·O·拉塞尔凭借该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、第71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提名。

    2014年,执导根据1981年的一个真实政治故事改编的犯罪惊悚片《美国骗局》,该片由克里斯蒂安·贝尔、布莱德利·库珀合作主演,大卫·O·拉塞尔凭借该片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、第71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提名。

    2015年,执导由杰西卡·贝尔、杰克·吉伦哈尔合作主演的政治讽刺喜剧片《意外的爱情》,该片讲述了一段荒诞且有趣的三角恋情。12月,执导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传记片《乔伊的奋斗》,该片由詹妮弗·劳伦斯、罗伯特·德尼罗共同主演,获得第73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。

    个人生活

    大卫·O·拉塞尔的父亲是犹太人,母亲有意大利血统。

    获奖记录

    奥斯卡奖

    • 2014第86届最佳原创剧本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4第86届最佳导演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3第85届最佳改编剧本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(提名)
    • 2013第85届最佳导演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(提名)
    • 2011第83届最佳导演《斗士》(提名)

    金球奖

    • 2014第71届电影类最佳编剧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4第71届电影类最佳导演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3第70届电影类最佳编剧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(提名)
    • 2011第68届电影类最佳编剧《斗士》(提名)

    美国导演工会奖

    • 2014第66届最佳电影导演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3第65届最佳电影导演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(提名)
    • 2011第63届最佳电影导演《斗士》(提名)

    美国编剧工会奖

    • 2014第66届最佳原创剧本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3第65届最佳改编剧本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(提名)

  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

    • 2014第67届电影奖-最佳原创剧本《美国骗局》(获奖)
    • 2014第67届大卫·林恩导演奖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3第66届电影奖-最佳改编剧本《乌云背后的幸福》(获奖)

   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

    • 2012第37届人民选择奖-最佳故事片奖《乌云背后的幸福线》(获奖)

    圣丹斯电影节

    • 1994第10届观众奖-剧情片《打猴子》(获奖)
    • 1994第10届评审团大奖-剧情片《打猴子》(提名)

    意大利大卫奖

    • 2014第58届大卫奖-最佳外国电影《美国骗局》(提名)
    • 2013第57届大卫奖-最佳外国电影《乌云背后的幸福》(提名)
    人物评价

    大卫·O·拉塞尔与亚历山大·佩恩、斯派克·琼斯一样,都属于不按理出牌但讨人欢心的一类导演,在他的电影里,有想不到的惊喜和眼泪。同时,他调教演员的功力一流。

    从第10届圣丹斯电影节走出来的大卫·O·拉塞尔之后没有继续执导一看上去就是小众派系的电影,而是开始了一些喜剧的创作,他在这些影片中一方面表现出浓重的商业气息,另一方面则制造强烈的荒诞感,甚至并不回避神经癫狂。

    对于演员的自我发挥,大卫·O·拉塞尔从不会阻拦,他甚至鼓励演员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现场情境去修改台词,突破拘束的演员因此也爆发出了更加吸引人心的演技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,他依旧能坚持自己的风格,摒弃技术、特效这些浮华之物,为大家带来如此贴近生活的佳作,在好莱坞实属不易。